【转载】社会共治,消除肝炎——2025世界肝炎日科普倡议
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“世界肝炎日”,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“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”,旨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,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,减少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及其导致的死亡,推动实现“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”目标,为“健康中国2030”建设打下坚实基础。

肝炎不容忽视的健康危机
肝炎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炎症疾病,常见诱因包括病毒感染、酒精刺激、药物副作用、自身免疫等因素。其中,病毒引发的类型最为常见,像甲型、乙型、丙型、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,都是肝炎的“罪魁祸首”。
在我国,乙肝和丙肝形势严峻,它们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。我国乙肝和丙肝患者人数众多,这些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,病情就会逐渐恶化,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,还可能危及生命。
科学认识肝炎
乙型肝炎(HBV)和丙型肝炎(HCV)易于慢性化,是导致慢性肝病和肝癌的主因。
传播途径:经血液(如不安全注射、共用针具、未严格消毒的器械)、母婴、性接触传播,共餐、拥抱等日常接触不传播。
可防可治:接种疫苗是预防病毒性肝炎最经济有效的手段。乙肝疫苗是安全有效的防护盾(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至关重要!)。现有药物可有效控制乙肝病情。丙肝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方法,但应用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治愈率极高(>95%),疗程短、副作用小。
社会共治你的参与至关重要
主动筛查:了解自身感染状态。建议高危人群(如有暴露风险、家人患病、特定职业者等)定期检测乙肝五项、丙肝抗体。
接种疫苗:确保自己和家人(尤其新生儿)完成全程乙肝疫苗接种。
健康生活:避免酗酒,保持健康体重,减轻肝脏负担。
消除歧视:科学认识传播途径,乙肝、丙肝主要通过血液、母婴和性接触传播,日常接触无风险;关爱肝炎患者,社会应给予理解与支持,保障患者平等权益。
本院提供肝功能、各类病毒性肝炎、腹部彩超等检查服务,能帮助大家及早发现肝炎并评估病情,内科医生还可提供专业的治疗指导意见。
咨询电话:86715235
本文转自: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